移动阅读控在读什么

移动阅读控在读什么

人们用什么阅读,可以定义这个时代的科技。一个时代的人们读什么,则可
以定义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
告诉我你用什么读,我就能告诉你:你是谁。在众多“××是一种生活方式”
的句式中,可能只有手机阅读不适合放置其中,因它包罗万象,泥沙俱下,也因
它构成流动的生活本身。
佛祖都不在的北京一号线上,阅读在。被挤成画片儿人的男青年正在用手机
读新闻,并非狂热文学爱好者的姑娘一边抱怨眼睛难受一边在手机上读完了莫言
那些并未走红的小说。手机改变了人们阅读的空间和时间,也在重新定义阅读。
加拿大学者英尼斯认为是媒介形态塑造世界文明,从泥版、硬笔所创造的苏
美尔文明开始,一直到电台广播时期,与之相对应的是僧侣阶级的特权、帝国的
扩张与式微,直到普罗大众通过电台收听尼克松的竞选演说。这里并无意鼓吹“技
术决定论”,而是只有在回顾之中,才能看到媒介如何作用于它所处的时代。而
今,手机聚沙成塔的景象已初现端倪。
2013 年,手机人的数字阅读逐渐向移动端迁移,手机引领数字阅读趋势;
手机阅读覆盖各年龄层,深入更日常的生活场景中;阅读软件成为手机阅读入口
(68.8%);阅读资源平台(42.4%)专注于细分市场;独立电子书仍在兴趣与
盈利之间寻找商业模式;电子书付费习惯正在养成,49%的数字阅读用户曾为
App 付过费,而在非手机数字阅读用户中,这一比例仅为 25%。
宏观的趋势之外,我们继续关注微观的使用者,“移动阅读控”这一群体是
指:在手机上进行主要阅读,且主要在使用手机的场景中进行阅读。2013 年,
这个族群的比例达到 48.8%,较之于 2012 年的 17.04%以及 2011 年的 7.52%有
非常显著的增长。通过这一族群,我们或许可以勾勒出移动阅读的当下和未来。
阅读关乎时间掌控和空间解构,是美好生活的定义方式。
奥维•洛夫格伦认为,中产阶级正是通过对理性和效率的追求而建构出新的
时间观念来逐步形成并定义自己的文化。这种对时间的态度在移动阅读控中有所
体现,阅读是他们逃离日常时间束缚的方式,也是小城市年轻人弥补空间限制的
途径。
移动阅读控以年轻高收入人群为主体,2013 年进一步向中高收入群体迁移。
他们是移动阅读最有价值的群体,这部分“有钱的小资”选择手机阅读填补例行
工作与重复生活中的每一点“缝隙”,是对被规划、被占有、被尊崇的公有时间
的一种抵抗和解构,是自觉、主动的对自我时间的建构。
在手机阅读控的城市分布上,我们看到手机对空间限制的解构。小城市年轻
人中移动阅读控比例高于一线城市,手机阅读充当了年轻人的“移动图书馆”,
这正是技术变迁、普世阅读介质的出现对次发达地区居民媒介接触的意义。
新媒介普及对读书时间的侵蚀一直是学界担心的问题,“碎片化阅读”、“浅
阅读”这类词汇的出现本身即是一种态度的表达。但是研究表明,新媒介所引发
的阅读行为实质会显著增加阅读时间。
这一结论在手机阅读上同样适用。手机阅读对应的并非严肃阅读,而是根植
于手机人手机上网行为中的一部分,七成手机阅读控日均上网流量大于 50MB,
日均手机上网时间比非移动阅读控多 67.25 分钟,在传统媒体接触时间上均高于
非移动阅读控,或可表明,手机阅读者本来就是以有阅读习惯、有活跃的媒介接
触习惯为主体的族群。
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对日常生活的不断渗透,手机阅读控在手机使用对生活的
影响层面,有更为积极的评价。他们用手机更及时地搜索生活所需的相关信息,
并认为通过手机获得的信息更准确;他们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去了更多自己想去
的地方,节省生活成本,且做事效率更高。而最关键的是,他们认为,通过手机,

自己的知识储备有所增加,忽略文化程度之距,知识储备的增加本就是阅读非常
重要的题中之义。
我们的调查显示,女性更喜欢娱乐、时尚类信息,而男性更关注新闻。仅看
这些类型选择,确实与严肃阅读相距甚远,但手机阅读者认为,深浅与设备无关,
与场景有关,遇到有深度的优质内容,他们选择的方式是先 mark,read later。
“我装了 Instapaper,把有用的文章丢到这里,睡前或有空的时候慢慢看。”
每个有知识和分享欲望的人都在向大家解释阅读世界的奇观,自媒体在过去
一年中的发展正是这种现象的注脚之一。
2013 年所有的手机人中,50.2%的安卓用户曾为阅读付费,比苹果用户高
出 6.2 个百分点,整体而言,移动阅读的付费习惯正在养成。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这可以解释,为何在电子书时代,纸
质图书出版业仍如火如荼。纸质书的守望者仍然愿意花钱去买优质的杂志和书。
而那些电子书崇拜者,愿意在 Kindle 和 iPad 上付费买书。那些声称“不管是游
戏还是阅读,我的付费不能超过两块!”的小额付费者也代表着移动阅读控中很
大一部分人的声音,每个愿意付费的阅读者都有自己强烈的介质偏好。
在那些从不付费的用户中,他们认为手机阅读“没有营养”是主要原因,可
见,内容为王仍非过时之论。而对于付费用户,他们虽然已经摒弃了为纸书付费,
但认为在电子书中实现纸质书的全部体验是最重要的。作为纸质书的坚定支持者,
很难想象,一个手机阅读拥趸更偏爱 iReader 而非拇指阅读仅仅是因为前者的
翻页效果很像纸书,且颜色偏黄,利于长时间阅读。
基于阅读内容的社交不仅是分享者自身印象管理的一部分,也是同他人通过
阅读建立连接的方式。传播中的种种发明,迫使知识垄断和知识寡头重新组合。
自媒体在过去一年中的发展正是这种现象的注脚之一,写作者每天都在推送新的
文章,他们在知乎上回答问题,在微信上推送书评,在微博上列出书单,越来越
多专业的人开始从事写作,开始用普世的物质去传递自己的思想,而不再过分依
赖媒介精英对大众媒介资源的把控。每个有知识和分享欲望的人都在向大家解释
阅读世界的奇观,都在激发大众的幻想。
英尼斯非常推崇口头传统,写作者今日在微信上与订阅者的语音交流也好,
微博上的评论互动也好,手机时代的写作恰有这一传统复归之意。而一个电子书
崇拜者谈及对未来的阅读形式时说:“希望能把我喜欢的资讯,以语音的方式念
给我。”

人们用什么阅读,可以定义这个时代的科技。一个时代的人们读什么,则可
以定义这个时代的精神气质。移动阅读,尤其手机阅读也许就是在世俗力量和精
神力量之间打进的那个宝贵的楔子。人们不再需要正襟危坐,阅读也不再是有钱
有闲群体之特权,手机阅读最大的贡献可能不在于对时间和空间延续性的打破,
而真正在于贩夫走卒、引车卖浆之人的加入,阅读内容或许有别,但在介质之层,
终于众生平等。

0 0 投票数
文章评分
订阅评论
提醒
guest

1 评论
最旧
最新 最多投票
内联反馈
查看所有评论
路易大叔
2014年11月1日 00:26

信息碎片化太严重了

1
0
希望看到您的想法,请您发表评论x